投标信用评定申请表
AAA级证书类型
查看样例>提交申请后,我们将尽快联系您办理。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601-4000。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传动轴是汽车不可缺少的一个零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传递运动、扭矩和支撑回转零件。根据受载形式,轴可以分为心轴、转轴和传动轴。一般而言,传动轴对动平衡、质量、耐腐蚀、耐疲劳等性能要求比较高,对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要求也很高。传统的汽车传动轴采用的是钢铁材料,在采用碳纤维材质的汽车中,汽车的性能会非常好,很好地起到了减重的作用,根据实际的情况会发现,传动轴的重量比钢制传动轴减重50%以上,比铝合金也要轻30%,但是扭矩承受能力却是金属材料的3倍多,高速行驶的车辆中,能够非常好地提升车辆行驶性能,还能降低车辆油耗。
吉林市是中国碳纤维产业“摇篮”,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球第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碳纤维全产业链条。项目依托吉林市碳纤维资源,建设碳纤维传动轴生产线,形成年产30万件碳纤维汽车传动轴生产规模。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能够有效地提升汽车的质量和性能,对于汽车轻量化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1.1.2 市场前景
(1)碳纤维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目前,国外很多汽车上已经开始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与金属传动轴相比降低了质量、简化了结构、减轻了振动,降低了噪音。
世界主要汽车主机厂相继在碳纤维领域大举投入,如奔驰与东丽成立合资企业,通用与帝人成立合资企业,福特、奥迪、大众、兰博基尼等也纷纷与碳纤维生产企业开始合作。在国内,康得新、和邦生物、海源机械、精功科技等多家企业也争相布局碳纤维产业链,推动碳纤维产业化和行业应用。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研发机构(NEDO)与新结构材料技术研究联盟成员单位之一的名古屋大学国立复合材料研究中心成功研发了世界首个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汽车底盘。该零件采用“LFT-D工艺”(即全自动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直接在线成型),将连续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颗粒进行混炼,保持较长的碳纤维长度,经过模压成型,在短时间内制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除汽车外,在机床和船舶等机器上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也得到了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质量轻,固有频率较高,转动惯量低,将其用在机床上不但可以提高主轴旋转速度,也可大大降低主轴调换转动方向对机床的冲击,提高了机床寿命和其加工零件的精度。碳纤维由于质量轻,可以减少中间支承,在船舶上应用比较多。
目前,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商都已经开始推广碳纤维汽车配件,并将其作为提高汽车性能和品质的重要手段。碳纤维汽车配件具有轻量化、高强度、耐腐蚀、美观等多种优点,能够提高汽车的外观品质和性能表现,同时还能降低车辆的总质量,提高燃料经济性。据了解,碳纤维汽车配件已经广泛应用于车身、车架、底盘、发动机零部件等方面,市场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节能、环保成为汽车发展的新动向。在采用相同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前提下,乘用车的整车质量每减少10%,燃油消耗就可降低6%~8%。相较于汽车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技术改革,轻量化是降低能耗、减少排放的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在《中国制造2025》中关于汽车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也强调了“轻量化仍然是重中之重”,“轻量化”已然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汽车行业将其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汽车轻量化上。
(2)碳纤维在传动轴的应用
汽车的传统轴在过往一般使用钢铁材料制作,这种材料的传动轴弯曲固有频率比较小,在汽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性能不佳,采用两段式结构也存在不少弊病。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效提升汽车性能。
轻质新材料的应用是汽车实现轻量化的关键,而汽车传动轴是汽车部件中质量较重的部件之一,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金属材料制造,可在保证传动轴的力学作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传动轴质量,并使传动轴具有安全、耐久、耐腐蚀、高模量、美观等特性。
碳纤维复合材料传动轴能够有效地提升汽车的质量和性能,对于汽车轻量化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汽车的传统轴在过往一般使用钢铁材料制作, 这种材料的传动轴弯曲固有频率比较小,在汽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性能不佳,采用两段式结构也存在不少弊病。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传动轴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有效提升汽车性能。
用同粗细的两根传动轴放置在扭力机上进行试验,当扭力机施加的扭矩达到1 376Nm时,金属传动轴明显变形。而碳纤维传动轴在扭矩达到4700Nm左右时才发生了断裂。
汽车传动轴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尤其要承受很大的扭矩,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各向异性、比强度高和比模量相对较低的特点,替代金属材料作为传动轴可较好地满足使用需求。碳纤维传动轴不仅可减轻重量60%,而且具有更好的耐疲劳性和耐久性。
(3)市场需求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不断出现,各国在节能减排上都在不懈地努力。减少碳的排放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汽车越轻,燃油经济性越好。当车体重量减轻300kg,燃油效率提高36%,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削减17% ,可有效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
碳纤维材料作为未来汽车材料发展的主流,必将在未来的汽车工业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应用这些新型纤维复合材料能够满足汽车耐高温、高强度和减振降噪的功能性要求,实现设计模块化、生产高效率和材料的回收利用,并进一步减重、降成本。但是,每一种新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在应用过程中要做好计算机模拟分析和试验研究工作,以保证零部件质量的长期稳定,才能真正发挥新材料的优势,为汽车行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23年全球碳纤维的需求量为115,000吨,对比2022年的135,000吨,下降了14.8%。
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已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汽车轻量化材料。将碳纤维应用到汽车零部件中最为突出的改变就是能够在保持其动力系统不变的基础上,极大地减轻整车的质量。而轻量化正是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碳纤维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1.1.3技术分析
技术来源为合作研发,原料就近在吉林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企业采购。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家层面政策:
碳纤维是军民两用材料,高端碳纤维自力更生是唯一途径。因此高性能碳纤维的国产自主化生产是唯一途径。近年来,我国推出了诸多新政策以促进碳纤维产业的发展,并且开始为碳纤维产业配套专项扶持基金。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中提出要在高端新材料领域加强碳纤维等材料的研发应用,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碳纤维产业发展。
2021年9月,科技部拟推动建立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政府引导下,联合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突破全产业链共性技术,突破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支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企业实现技术、技术装备和产品创新。
吉林地区政策:
①厂房租赁补贴:引进企业以租赁形式落户各园区建设的标准化厂房,对履约情况良好的企业,实行租赁费补贴政策。即:前三年给予全额补贴,第四年、第五年分别补贴50%。依据:《吉林市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项目优惠政策》(吉市政办发〔2022〕40号);
②保证原材料供应:支持原料企业通过订单调配、采购需求、投资合资等方式吸引下游企业来吉投资设厂,对新引进的企业优先保证原材料供应。依据:《吉林市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项目优惠政策》(吉市政办发〔2022〕40号);
③实行固定资产投资奖补政策:对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项目,企业资本全部到位且完成投资的,按实际完成投资额给予相应奖励。对投资1000万元至5000 万元(含5000万元)的项目,给予1%奖励;对投资5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含1亿元)的项目,给予2%奖励;对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给予3%奖励,奖补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依据:《吉林市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项目优惠政策》(吉市政办发〔2022〕40号)。
④是能源保障优势,吉林省对碳纤维相关项目优先给予能耗指标;吉林市水电、火电发达,无供电限制,能够为碳纤维相关企业生产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保障。现市场平均电价为每千瓦时0.58元,目前正在争取绿电指标,与吉林省风电、光电项目相匹配,使新建项目用电享受绿电价格,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2)产业优势
吉林市是中国碳纤维产业“摇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碳纤维研发与生产,2010年1月,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20年3月,被工信部批准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1年9月,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授予“大丝束碳纤维及制品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吉林市原丝产能达到16万吨,碳丝产能达到4.9万吨,均位列国内首位。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球第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碳纤维全产业链条。
吉林经开区多方筹措资金,打造并建成了中国吉林国家碳纤维产业园、中国吉林高性能纤维复合新材料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着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启动了总占地面积185公顷的中国·碳谷碳/碳复合材料产业园、碳丝产业园、碳纤维制品产业园、碳纤维原辅材料产业园4个园区,专门为碳纤维及其下游应用项目提供定制服务。
吉林经开区是碳纤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碳纤维原丝产能16万吨,碳丝产能4.9万吨,复材及制品产能1.5万吨,规格已涵盖1K—50K,性能稳定达到日本东丽公司T400水平,12K、25K、35K部分产品突破了T700级性能指标,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
中油吉化公司丙烯腈厂是目前全国大型丙烯腈生产基地之一,商品量30万吨/年,吉化转型升级120万吨/年乙烯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增加丙烯腈商品量26万吨,完全满足碳纤维生产需求,与吉林化纤集团之间管道运输,有助于降低原料采购成本。40万吨碳纤维全产业链项目加速建设,可为碳纤维下游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3)区位优势
吉林市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系统均在吉林经开区范围内设有主要通道。距省会长春市85公里,距龙嘉国际机场60公里。铁路运输:东北地区铁路主干线长图铁路贯区而过,区内有九站和新九站两个铁路中间站;新开通的长吉城际客运专线在区内设双吉停靠站。公路运输:东北高速公路网主干线长珲高速公路在经开区设有出口。航空运输: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仅60公里。水上运输:松花江吉林港选址在经开区内。经开区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优势。吉林市毗邻长春市,位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半径之内。
(4)人才优势
吉林市是新中国化工产业的摇篮,更是我国碳纤维产业人才的输出基地,依托吉林化工学院等驻吉院校的培养,特别是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历练,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化工、纤维、复材生产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且用工成本明显低于国内发达地区。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2万平方米,建设碳纤维传动轴生产线,形成年产30万件碳纤维汽车传动轴生产规模。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00万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4000万元,利润6200万元,投资回收期7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0%。
1.4.2 社会评价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符合市场要求,受到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的保护和扶持,适应本地相关产品日益发展的要求。项目的各项外部条件齐备,交通运输及水电供应均有充分保证,有优越的建设条件。可实现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建议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市经开区九江大路499号
2.2单位概况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建区,位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吉林市北部工业核心区,是吉林市经济发展主战场、工业经济的排头兵。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管辖面积93.06平方公里,国批规划面积20.4平方公里,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0年1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20年3月被工信部认定为碳纤维及差别化纤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1年9月被化纤协会认定为大丝束碳纤维及制品研发生产基地,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和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基地。
吉林经开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几何中心、东北交通主干枢纽,距省会长春市85公里,距龙嘉国际机场60公里。区内设有高速公路出入口、高铁客运站、铁路货运中间站,长珲高速公路、沈哈高速公路相通,长珲城际快速铁路和沈哈复线铁路相连,与即将启用的二台子机场构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已构建起基础设施完善、要素保障齐全的产业发展平台。生活水日供水能力8万吨,自备工业净水厂日供水能力20万吨,两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36万吨,三座二次变供电能力20万千伏安,工业供汽能力每小时790吨,天然气年供气能力达1.3亿立方米。拥有吉林省首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不出区即可办理口岸报关、出口退税、保税仓储等业务。吉林经开区坚持“软环境”建设无止境的宗旨,秉承“保姆式、跑步式、精准式”的服务理念,推行“全天候”“一站式”“代(带)办制”的服务方式,实施 “新建项目容缺审批制”,为项目落地与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专项服务。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局
联 系 人:林志明
联系电话:+86-432-66490609
??????????+86-13596202835
传 ?真:+86-432-66490916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科技局
联 系 人:董晓明
联系电话:+86-432-62048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