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信用评定申请表
AAA级证书类型
查看样例>提交申请后,我们将尽快联系您办理。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601-4000。
游艇系指游艇所有人、游艇俱乐部及其会员用于从事非营业性的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船舶,以及以整船租赁形式从事前述活动的船舶。
碳纤维是一种优良的造船材料,尤其是在优先考虑轻船体的情况下,可以代替传统的玻璃纤维使用,并与不同的树脂粘合。全碳纤维游艇比同类型玻璃纤维游艇重量轻了30%、强度更高、航行速度更快、省油环保。
项目依托吉林市在碳纤维全产品链产量、技术和价格上的优势,建设碳纤维复合材料游艇生产线,充分发挥全碳纤维游艇重量轻、强度高、航行速度快、省油环保的优点。
1.中国游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游艇产业现正在爆发期的前夜。2000年到2012年是快速发展期,以商务艇为主,之后进入瓶颈期,商务艇市场发展基本饱和,不过钓鱼艇等显现萌芽发展迹象。现在是游艇产业转型期,由以商务艇为主往大众化游艇发展为主流转型的时期,国家发布的《促进游艇旅游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行动也在引导、支持大众化游艇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内企业游艇生产技术的提升,产能不断扩大,国内游艇产量快速增长。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更高品质的休闲生活方式,游艇作为一种高端、豪华的休闲旅游方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尤其是海岛度假区的发展促进了游艇市场需求的增长,市场规模也与日俱增。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至2023年我国游艇行业规模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8年游艇行业规模为24.8亿元,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小幅下跌后,2021至2023年连续三年增长,至2023年我国游艇市场规模达30.54亿元,其中,私人游艇约占41.3%,机构及企业游艇约占58.7%。
我国游艇产业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少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游艇建造企业120多家,出口各类游艇(包括游艇及帆船等)300多万艘,游艇保有量约2.86万艘,主要分布在海南、深圳、山东等地。
2.中国游艇产业重点企业
我国海口、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湖北、吉林、辽宁、广西等沿海沿江省份都积极推进游艇旅游开发,特别是广东在全国率先推出“粤港澳自由行”和公共码头等建设,地区之间竞争激烈。游艇俱乐部的产品类型存在同质现象,产品创新不足。高档俱乐部具有相应配套服务和关联产业支持,有利于创新产品。但游艇俱乐部与旅游景区、度假酒店、地产、休闲娱乐服务等行业的融合不足,综合效应发挥有限。中小型游艇俱乐部的发展缺少相关配套行业的支撑,亟待创新发展。
3.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游艇中的应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因自身重量轻、强度高、耐高低温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汽车、土木建筑、体育休闲等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船舶上层建筑中应用可减轻质量、提高安全性能,用于舰船推进器时,可减轻推进器质量、降低油耗、延长寿命,用于桅杆、船体结构时,可增加整体强度。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竞赛类船舶、超豪华游艇、高速客船以及军事用途的船舶等。
价格昂贵的大型游艇一般为私人所有,要求质量轻、强度高、耐用性好。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游艇的仪器表盘和天线,方向舵以及甲板、船舱、船舱壁等增强结构中。传统的复合材料游艇主要由玻璃钢制成,但是由于刚度不足,满足刚度设计要求后往往船体过重,而且玻璃纤维制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国外逐步禁用。如今的复合材料游艇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大大增加,有的甚至全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例如波兰双体船厂Sunreef Yachts建造的碳纤维双体帆船Sunreef 80 Levante采用了乙烯酯树脂夹层复合材料,PVC泡沫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桅杆吊杆均是定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只有部分的船身使用了玻璃钢。空载重量仅有45吨,速度快,油耗低,性能卓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碳纤维游艇的市场需求将日益扩大。
碳纤维游艇船体可采用模压工艺,质量轻、耐冲击、防腐蚀、使用寿命长。此外,游艇的支索和缆绳可采用高强度的碳纤维绳索以确保安全。由于碳纤维既具有高于钢铁的拉伸模量和几倍乃至数十倍的拉伸强度,又具有纤维的可编织性能,以此作为基体材料制作碳纤维绳索,恰好可弥补钢丝绳和有机高分子绳索的不足。
(1)政策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邮轮游艇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国产大型邮轮建成交付,中型邮轮加快推进,小型邮轮实现批量建造,游艇产品系列多样规模化生产,旅游客船提档升级特色化发展。装备技术水平和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品种品质品牌全面提升,能较好满足国内海洋及滨水旅游发展和部分国际市场需求。建立邮轮游艇本土配套及国际协作体系,形成专业化的配套供应链。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在拓展海洋旅游产品方面明确提出,“完善邮轮、游艇旅游政策,加强邮轮、游艇码头,滨海度假营地,运动船艇码头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优化邮轮航线和邮轮旅游产品设计,推进国际邮轮运输全面复航”。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补齐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短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为未来碳纤维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吉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2.0版)》(吉政办发〔2023〕8号),从加大企业主体培育力度、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突出科技创新引领等六个方面予以支持。
吉林市出台《吉林市引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项目优惠政策》,从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原料供应、支持对接合作、投资奖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碳纤维全产业链政策扶持。
(2)资源优势
中油吉化公司丙烯腈厂是目前全国大型丙烯腈生产基地之一,商品量30万吨/年,吉化转型升级120万吨/年乙烯项目投产后,预计将增加丙烯腈商品量26万吨,完全满足碳纤维生产需求,与吉林化纤集团之间管道运输,有助于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同时区域内碳纤维原丝、碳丝产能均为国内第一,规格国内最全,质量稳步提升,吉林化纤集团可向来区投资的碳纤维企业提供大客户价格原料,且生产线可根据不同产品的个性需求进行工艺调整,满足不同复材领域的市场需求。
吉林市水电充沛,火电发达,电力供应充足。目前大工业电价平均每度0.6元,全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成后,吉林经开区碳纤维产业将大量转化消纳松原、白城等地生产的绿电,价格可控制在平均每度0.4元以内,进一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地表水资源量78.5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8.42亿立方米。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总蓄水量113.5亿立方米。
(3)产业优势
吉林市是中国碳纤维产业“摇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碳纤维研发与生产,2010年1月,基地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20年3月,被工信部批准为“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21年9月,被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授予“大丝束碳纤维及制品研发生产基地”。目前形成了从“丙烯腈—丙烯腈基原丝—碳丝—下游制品”的国内最完整碳纤维产业链条,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国第一、全球第二。冶金产业方面,拥有全省最大的冶金基地,2个国家级冶金技术中心,建龙集团已成为全省第一的钢铁生产企业。
吉林市拥有吉林化纤集团、碳谷碳纤维公司、国兴碳纤维公司、国兴复材公司、吉研高科技纤维公司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碳纤维骨干企业,原丝产能16万吨,碳纤维产能4.9万吨,规格涵盖1K-50K,小丝束产品性能稳定达到T700级,大丝束产品全球质量最优;碳谷碳纤维公司T800、T1000级高性能碳纤维项目一期开始试车;编织布、预浸料、拉挤板、碳纤维毡等下游复材及制品已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吉林经开区多方筹措资金,打造并建成了中国吉林国家碳纤维产业园、中国吉林高性能纤维复合新材料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着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启动了总占地面积185公顷的中国·碳谷碳/碳复合材料产业园、碳丝产业园、碳纤维制品产业园、碳纤维原辅材料产业园4个园区,专门为碳纤维及其下游应用项目提供定制服务。
(4)人才优势
吉林市共有9所驻吉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0万人,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约3万余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约6.1万人,技能人才49.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4.4万人。
吉林市是新中国化工产业的摇篮、碳纤维产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基地,依托域内院校的培养和输送,特别是中油吉化、化纤集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历练,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化工、化纤生产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且用工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地区。
(5)区位优势
吉林市地处东北亚枢机要穴、长吉图核心腹地,东临延边通江达海,西连哈长沈大,南贯辽丹大通道,北接三江平原。道路交通便利,距龙嘉机场64.5公里、长春117公里、沈阳397公里、哈尔滨355公里、距大连港780公里、天津港1020公里。可对接京津冀,辐射东北亚,地缘发展优势明显。高速公路形成“一环四射”路网,铁路形成十字支撑。拥有长珲城际,长图、吉舒、沈吉等铁路,九江、九棋、西哈等铁路专用线及联络线。吉林地区铁路发送货运量2670.6万吨,到达货运量2817万吨。
吉林经开区地处东北交通主干线枢纽,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仅60公里;公路主干线长珲高速在吉林经开区设有出口;有两个铁路中间站,高铁双吉站已投入运营;以货运为主的二台子机场准备复航;还拥有省内唯一的一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吉林市保税物流中心。
项目建成后,年产20艘碳纤维游艇。
项目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购置碳纤维复合材料游艇生产线设备,并配套建设生产车间、仓库、物流中心、综合楼等设施。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1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8000万元,流动资金2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9300万元,利润1400万元,投资回收期10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4%。
1.4.2社会评价
项目游艇生产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原材料,有利于完善、提升吉林市碳纤维材料加工应用技术水平,以满足产品高端应用领域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加工效率、成本、环保等方面的高质量要求。同时,项目生产的游艇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对于推动船舶产业高端转型,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正在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九江大路499号
2.2概况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吉林市西北郊,1998年建区,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面积93平方公里,建成区20.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有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碳纤维为主的化工新材料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信部认定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国家级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发改委批准的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化纤协会认定的大丝束碳纤维及制品研发生产基地,东北最具竞争力的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区内供电、供热、供气、给水、排水、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完备,研发检测、企业孵化等功能齐全。在新区开发中,建设了中国吉林国家碳纤维产业园、高性能纤维复合新材料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着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新规划了碳纤维“零碳”制品产业园,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配套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可为入区项目提供完善的公用工程及要素保障服务。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2000
联 系 人:孙振达
电 ?话:+86-432-66490969
??????????+86-13944245509
电子邮箱:jkkj07@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合作交流办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联 系 人:王艳超
联系电话:+86-15843218881